校内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校师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根据《关于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要求,经个人认真撰写、单位组织推荐,学校共收到教工组主题征文177篇;学生组主题征文269篇。经学校组织初评、评审组会评、查重等环节,共评选出教工组、学生组优秀主题征文一、二、三等奖若干。现将名单公示如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一、教工组
一等奖(9篇):
1.高校大学生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挑战及其提升路径(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李丽鹏)
2.党的二十大精神对用好皖南红色资源的启示(宣城校区 李新旺)
3.协调推进金融机构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管理学院 张晨)
4.高校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作用的思考(机关党委 陈强)
5.对外传播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权与话语力(马克思主义学院 房彬、李坪洋)
6.新时代实践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参与社区少先队建设的探索(物理学院 侯泽君)
7.理想信念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的实现路径(宣城校区 唐璐瑶)
8.精准思政视域下高校新时代好青年培养路径研究(宣城校区 黄冬冬)
9.中华优秀文化挖掘与阐释的原典意识(文法学院 崔凯)
二等奖(13篇):
1.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路径探析(宣城校区 王薇)
2.新时代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资产经营公司 乔启霞)
3.包公廉政精神的当代价值:内涵意蕴、历史传承与时代精髓(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欢欢)
4.坚守育人初心,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刘向华)
5.新发展格局下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兼论政企互动视角下的合肥经验(经济学院 刘晴)
6.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培养高素质地学人才路径探析(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许龙)
7.青年力量践行二十大,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李秀财)
8.数字变革时代下大学外语教育的守正与创新(外国语学院 李康熙)
9.领悟“二十大”精神,做当代好青年(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张志强)
10.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路径探究(机械工程学院 陈凤舞)
11.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周啸)
12.朋辈教育在“零零后”大学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应用研究(化学与化工学院 类超)
13.在实验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董钢)
三等奖(12篇):
1.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推动出版社高质量发展(出版社 王磊)
2.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定点帮扶的实践探索和路径选择(机关党委 卞都成)
3.高校辅导员在校园网络舆情危机中心理疏导功能发挥探析(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古越)
4.试论高校院(系)党组织如何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引领本单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白修山、刘烨)
5.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塑造发展新优势(经济学院 朱晨)
6.振衣濯足展鹏鲲 精耕细作谋新篇(机关党委 李佳佳)
7.贯彻二十大精神,传承医者仁心,守护生命健康(校医院 杨小静)
8.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之青年教师思考(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邹雪华)
9.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 笃行实践学校餐饮新发展(总务部 张莹)
10.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经济学院 胡晟明)
11.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初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袁舟群)
12.新时代新征程中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素养探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考(图书馆 唐文玲)
二、学生组
一等奖(9篇):
1.党的二十大精神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原则、重难点和路径探析(马克思主义学院 付悦文)
2.善用“五史”讲好高校思政课的三重逻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军)
3.弘扬中华文化自信,构筑思想精神新高地(宣城校区 孙睿颜)
4.生态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及路径抉择(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昊)
5.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宣城校区 余华安)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 易佳佳)
7.智能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守正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鹏飞)
8.唯有逆风向前行 方于雨后见彩虹(机械工程学院 贺省华)
9.“三个务必”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秦欢)
二等奖(22篇):
1.二十大精神薪火相传,奋斗征程永新(外国语学院 计加丽)
2.迈入新征程,永远跟党走(建筑与艺术学院 吕悦悦)
3.从“新时代”到“大变局”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学与化工学院 朱允龙)
4.站在新时代分析党的二十大精神(宣城校区 朱璐瑶)
5.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刘杨)
6.感悟二十大精神,绘出青春色彩(宣城校区 刘希睿)
7.过去·现在·未来:党的二十大,贯穿历史的伟大转折(管理学院 许珂)
8.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课的三重缘由、主要原则、重点路径(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军)
9.习近平关于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及价值意蕴(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明月)
10.议程设置理论视角下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坪洋)
11.落实立德树人,挺膺复兴征程(宣城校区 杨奕琨)
1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学院 何晓风)
13.逻辑·特征·价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向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子睿)
14.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宇航)
15.学习二十大,青春正当时(数学学院 林津津)
16.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三重逻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欧阳刘燕)
17.数智赋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三维探赜(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燕飞)
18.踔厉奋发,青年勇为(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徐菀潞)
19.学思践悟二十大、建功逐梦新征程(宣城校区 曹成)
20.新时代道德模范评选塑造与学习实践的困境及其突破(马克思主义学院 常茜茜)
21.生态文明视域下迈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三维论析(马克思主义学院 韩郁新)
22.习近平新工业革命重要论述探析(马克思主义学院 魏金梦)
三等奖(21篇):
1.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青年在路上(宣城校区 王莹泽)
2.“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这一重大论断的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瑞)
3.五四纪念活动视域下党引领青年思想的历史逻辑与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瑞)
4.领悟二十大精神——迈向未来的指南(微电子学院 勾泽生)
5.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宣城校区 石榴)
6.从党的二十大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代龙飞)
7.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欣悦)
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倩)
9.走强军路、实现强国梦(宣城校区 吴节)
10.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内涵和路径(马克思主义学院 何佳乐)
11.闪耀时代之微光,来做华夏撑舟人(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汪苏田)
12.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微电子学院 武广宏)
13.国家治理视域下我国基层治理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 范翊玲)
1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路径思考(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方志)
15.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看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颖)
16.党旗引领方向明,携手奋斗共前行(建筑与艺术学院 胡淼)
17.智媒体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 徐雅)
18.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砼学青年(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陶锐睿)
19.基层民主谱新篇,礼赞弘扬二十大(宣城校区 黄海晶、孙欣媛等)
20.谱青春华章,奋进新征程(宣城校区 黄碧莹)
21.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青年思想引领的历史逻辑与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湘娟)
公示时间9月20日-9月22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党委宣传部反映,电话:0551-62904727,邮箱:hfutxcbzm @163.com。
中共合肥工业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2023年9月19日